HTTP/2.0 Header Compression
在 HTTP/1.x 时代,支持Body压缩,Header不支持压缩。而现在一个网页可能有几十到上百个请求,一个请求Header至少 500Byte 以上。而这些页面的请求Header大多都是一些重复的字符如UA、Cookie,会消耗不必要的带宽,增加延迟。
在HTTP/2.0中,引入了Header Compression(rfc7541),头部压缩技术使用了HPACK,有效的压缩了Header。
在 HTTP/1.x 时代,支持Body压缩,Header不支持压缩。而现在一个网页可能有几十到上百个请求,一个请求Header至少 500Byte 以上。而这些页面的请求Header大多都是一些重复的字符如UA、Cookie,会消耗不必要的带宽,增加延迟。
在HTTP/2.0中,引入了Header Compression(rfc7541),头部压缩技术使用了HPACK,有效的压缩了Header。
最常见的指标有可能是最容易遗漏和忽视的,以前面试的过程中经常被问到一些问题定位排查的运维问题,但是一些经常耳熟能详的名词被深究问下去就不知所以了。 比如:1. 系统负载如何查看?系统负载高的原因都有可能是哪些? 什么是系统负载? 2. swap 是什么?为什么kubernetes建议禁用 swap 等。
下面做一些总结
在日常Golang编程过程中,需要对 Go 代码做静态代码检查。虽然 Go 命令提供了 go vet
和 go tool vet
,但是它们检查的内容还不够全面。go 的 vet 工具可以用来检查 go 代码中可以通过编译但仍然有可能存在错误的代码。包括并发访问安全、死锁、泄露上下文、结构体反射等等,参考文章
上周我从腾讯云买了一台服务器,开始将本站解析到腾讯云上,至此本站彻底支持了HTTP3访问。不过也需要对Nginx进行一定程度的封装。一个最佳的选择是使用 lua-nginx-module
来扩展Nginx的能力,比如我想对请求进行一些访问统计,将数据发送到 open-falcon 或者 Prometheus 上。
lua-nginx-module 是一个实现使用lua语言直接控制Nginx内HTTP请求的一个Nginx module。这个组合很强大,提供了动态语言的强悍性能和生产力。
Go 1.13版本之后新的包管理器Modules趋于成熟,目前越来越多的开源项目已经支持Go Modules,典型的如etcd。Go具有相当长的包管理工具变迁史,各种包管理工具层出不穷,究其原因,还是官方没有实现足够好用包管理工具。本文不对部分基础知识做详解,主要重点是Go Modules
参考:https://roberto.selbach.ca/intro-to-go-modules/